財經新聞網消息:
在36城市試點的先行經驗基礎上,我國將在今年內全面推行個人養老金制度,以鞏固居民長期養老金財富儲備,應對人口老齡化挑戰。
養老保險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自2022年11月25日正式實施以來,參與人數已突破5000萬人,遠超第二支柱企業年金覆蓋人數。近20年。 但試點過程中也出現了儲戶比例低、存款金額低等問題。
在全國范圍內落實個人養老金制度已被列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的任務清單。 金融機構和行業專家接受第一財經采訪時表示,個人養老金在全國范圍內推行之前,還需要進一步優化制度設計,解決試點中出現的問題,如完善稅收優惠政策、提高稅前扣除標準等。 、規范開戶,優化產品供給和提取條件,建立第二、第三支柱對接機制。
人均存款僅2000多元
個人養老金制度是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作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 每年繳費限額為12000元。 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底,36個城市個人養老金試點已有超過5000萬人開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個人養老金產品700多種,存款金額約280億元。
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秘書長方連全告訴第一財經記者,試點地區個人養老金覆蓋率已達到四分之一,但主要依靠機構營銷。 開戶數量比較多,存款就少,實際投資就更少了。 人均存款金額只有2000多元,距離12000元的上限還有很大差距。
北京大學中國保險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委員朱俊生認為,當前養老金融發展面臨的突出挑戰是參與率有待提高。 個人養老金試點啟動一年后,開戶人數超過5000萬人,但實際繳費人數占比不足三分之一。 平均繳費金額只有2000多元,全額繳費12000元的比例較低。 由于制度設計尚有改進空間,個人養老金的發展潛力尚未充分釋放。
去年年底,中國社科院世界社會保障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養老金發展報告2023》(以下簡稱《報告》)顯示,個人養老金制度經歷了“三實施一年來“創新高”“三個低”。
“三高”是指為獲得開戶銀行提供的“股權獎勵”(抽獎)而開立個人賬戶的個人養老金參保比例較高; 開戶后立即申請注銷賬戶并計劃轉至其他銀行開戶以獲得第二次“權益獎勵”的人比例較高; 較高比例的人在存入賬戶資金后立即申請“退款”,較高比例的人在被拒絕后提出投訴甚至訴諸法庭。
“三低”是指:一是實際存款占開戶人數的比例過低; 二是實際存款比例低于稅收優惠政策規定的存款上限。 三是實際存款占比過低; 對于存款金額來說,實際投入的資金比例較低。
泰康養老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泰康養老”)總裁薛振斌表示,個人養老金作為一項新制度,僅用了不到一年半的時間,已于2022年底正式推出。 ,總體來說還是不錯的。 但大家的理解和發展還需要時間。 從存款情況看,個人養老金賬戶存款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根據我們的調查數據,80%的客戶只了解個人養老金制度是一項國家政策,個人養老金賬戶是一個特殊賬戶,但對賬戶如何運作、如何存入等了解甚少。取款。 這個時候有專業機構提供指導?!毖φ癖笳f。
制度吸引力有待提高
方連泉表示,個人養老金制度試點過程中出現的“熱開戶、冷存款、冷投資”的現象,反映出制度設計仍需進一步優化,吸引力有待提高。
“比如,只有納稅群體才能獲得福利,這個群體的規模只有6000萬多人,對于大多數低收入群體來說,個人養老金沒有吸引力?!?方連全表示,近年來,資本投資市場也不太好,投資后的損失也降低了系統的吸引力。
上述報告稱,根據Wind數據,個人養老金試點一年內,市場上90%的個人養老金公募基金產品超過凈值,最高跌幅達17.8%,平均回報率為-4.47%。 資本市場的波動導致個人養老金公募基金產品投資收益出現損失,這無疑會對新建立的個人養老金制度及其開立個人賬戶的投資者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
方連泉還表示,目前個人養老產品品種較多,但趨于同質化。 與普通投資產品相比,其優勢尚未顯現,對參保人吸引力不夠。
今年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發展銀色經濟改善老年人福祉的意見》也明確指出要豐富發展養老金融產品。 支持金融機構依法合規開展養老金融業務,提供養老理財規劃、基金管理等服務。 豐富個人養老產品,推動專屬商業養老保險發展。
薛振斌表示,泰康養老在參與個人養老第三支柱建設的同時,也在探索撬動更多“勞動人民”參與的方式,并開發了具有“稅收優勢+穩定復利”杠桿優勢的產品。利息”,并專門成立了個人養老金部。 同時,積極了解企業和員工需求,分析個人養老金制度推進障礙,依托過往第二支柱建設經驗,打造三支柱服務模式,加快推進個人養老金制度建設。第三支柱企事業單位職工制度。
從實際數據來看,泰康養老個人養老金業務人均繳費金額為10200元,53%的參與者繳費12000元,80%的繳費期限為10年以上,建立了長期養老基金池。
充分發揮企事業單位作用
薛振斌日前在2024年(第六屆)世界健康博覽會期間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個人養老金制度是我國應對老齡化、構建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的重要舉措之一。 從實踐來看,提高員工的制度意識、降低產品選擇的專業門檻,對于個人養老金的發展至關重要。 下一步可以借鑒企事業單位主推的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的經驗。 充分發揮企事業單位的組織引導作用,撬動更多“勞動群眾”參與個人養老。
薛振斌認為,在服務模式上,充分發揮企事業單位的組織引導作用,是提高個人養老金制度覆蓋率和參與率的有效舉措,因為企業(職業)年金的第二支柱主要是企事業單位組織推廣個人養老金,雖然企業不需要繳費,但可以大大提高推廣效率。
《2022年中國社會保障金融發展調查報告》顯示,80%以上的人更愿意讓單位推動個人養老金。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也愿意到多個行業、企事業單位去推動,我們的金融機構也會積極協助政府,實現國家、政府和個人的共贏?!?薛振斌說道。
比如,第三支柱建設可以采取“準受托人”模式,按照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愿參與、市場化運作的原則,增加“單位組織”。 企業可以發揮組織引導作用,建立企業與個人統一的養老金平臺,增強企業職工對個人養老金產品的認知和政策制度的獲得感,有助于提高個人養老金覆蓋面。
方連泉還建議,打通養老保險第二、第三支柱,鼓勵企業通過人力資源部門或工會為員工建立統一的個人養老賬戶。 有必要建立成本較高的年金計劃,也可以鼓勵員工為退休做一些準備金。 特別是對于平臺公司的靈活人員來說,這是一種更適合提高退休保障的方式。
朱俊生認為,下一步應該是建立第二、第三支柱之間的對接機制。 近年來,我國勞動力市場流動性增強,崗位變動日益頻繁。 靈活就業、新型就業形式成為重要形式。 此時可以將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和個人養老金進行對接,實現賬戶劃轉、稅收優惠政策、投資管理等方面的對接。
海量信息、精準解讀,盡在新浪財經APP
免責聲明 ① 本網所刊登文章均來自網絡轉載;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立場,其真實性由作者或稿源方負責 ② 如果您對稿件和圖片等有版權及其他爭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核實情況后進行相關刪除 ③ 聯系郵箱:215858170@qq.com